7月10日至7月11日,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,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﹤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﹥的意见》。“通州升级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”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。
随着北京市政务机构东迁,北京市政府的职能,将更多的转向发展本地经济,加之中央对北京的战略定位中一直不包括经济中心,那么也就意味着北京城内不会再大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土地、户口指标等相应资源。相反,北京新的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将转向通州及周边地区。
一些原本无法进入北京的区域性企业,一向认为滨海新区是仅次于北京的商务办公理想选择,随着北京市政府搬迁、通州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,原来选择滨海新区的企业,将更多的选择转投通州及周边地区。
近年来,由于北京经济结构中第三产占比高达70%多,经济增速一直无法与天津这种制造业占比高的投资驱动型城市相比,随着北京市政府机构搬迁通州,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展开,短期内整个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迅速增长,整体经济将比以往提高。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赞助